你和世界,我想一起守护
保护是照料人到暮年的长辈,但照料者本人也需要安抚。
保护是和死神赛跑,但有时,停一下才能赢得胜利。
保护可以大到一片山林的生态和一群熊猫的幸福。
大到城市建设和市民的矛盾,小到显微镜方能显现的细菌,却关乎地球乃至全人类的福祉。
9月29日 北京·77剧场
五位科学家用故事分享他们
关于爱和保护的故事,
一起更好地保护你和这个世界
我是科学家第四期线下活动招募开始!
演讲嘉宾
陈代杰
《细菌与抗生素在博弈,我们该怎么办?》
35年来,陈代杰一直致力于微生物药物研发,不断寻找新型的抗生素。
抗生素本是医学王冠上的明珠,它救人于病痛之中,屡建奇功,是医生手中对抗细菌性疾病的一柄利刃。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能够耐受几乎所有临床抗生素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利刃变成了双刃剑。在抗生素与致病细菌的博弈之中,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盟友处于有利位置?
贾峰
《打开“临避”之门,我们需要什么钥匙?》
作为环保部宣教中心的主任,近年来贾峰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城市中垃圾焚烧站的建设。
“项目都是很好的,只要不建在我家附近就行”,这是人们对很多大型设施的评价,这些大型设施包括化工厂、核电站,也包括垃圾焚烧厂。NOT IN MY BACKYARD——别在我家后院,中文叫“邻避”效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来愈演愈烈的问题。
中国每年垃圾产量高达1.8亿吨,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我们还要继续因为邻避效应而被困在垃圾围城之中吗?
陈志
《急救,给生命第二次机会》
陈志是一名急救医生,每天承受着远超常人的心理压力,经历着一次又一次争分夺秒的场面。
工作中,他见过太多令人唏嘘的事。有时因为家属出于好意但却不当的操作,最终导致了令人悲痛的结果,明明是有机会被抢回来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在抢救病人之外,陈志的另一个身份是急救医学的科普工作者,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陈志希望这些急救知识能够挽救更多生命,也帮助更多家庭改变命运。
李彬彬
《自然保护,有太多美好的误解》
从鸟类到大熊猫,李彬彬一直致力于自然保护的研究工作。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项可以常常接触动物的温馨工作。然而,不同于人们的想象,这之中会有死伤,会有遗憾——保护虽是个温暖的词,但保护研究却有它冰冷的一面。
自然保护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彬彬说,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我们还剩多少物种?它们在哪里?活得好不好?怎么让它们更长久地生存下去?
贾云竹
《老年人需要保护,照料者自己也需要》
还是一名地理学本科生的时候,贾云竹就开始关注人口问题。此后,她开始走上人口学的研究道路,关注针对“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整个社会如何良性运作、会带来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老龄化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照料老年人和孩子很像,但又有所不同:孩子的成长带来希望,但衰老却会让人感觉无助。此外,由于文化的原因,照料者往往很难得到正向的激励反馈,也很难得到制度上的支持。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些比我们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区域,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如何帮助照料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更好地照料老人?
“好的照料经济,永远要有情感在里面。”贾云竹这样说。
姬少亭
2018.9.29 19:30-21:30
北京·77剧场(77文化创意产业园)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报名
(报名截止到9月28号)
报名成功者将在9月28日前收到短信通知
名额紧俏,请珍惜到场机会哦~
精彩直播同步上线
请关注“我是科学家”在
网易、一直播、哔哩哔哩官方主页
我是科学家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科学家演讲,我要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此次活动